永远怀念-百万用户的选择!

永远怀念

当前位置: 永远怀念 > 丧葬礼仪 >

北京丧葬习俗

北京丧葬习俗:北京丧葬习俗  1. 辞灵  伴宿送库的次日必须发引,俗称出殡。即将灵棺从家里抬到坟地去埋葬。  出殡之前,丧家照例要举行辞灵仪式,包括“搛

北京丧葬习俗

  1. 辞灵

  伴宿送库的次日必须发引,俗称出殡。即将灵棺从家里抬到坟地去埋葬。

  出殡之前,丧家照例要举行辞灵仪式,包括“搛罐”和“扫材”。

  搛罐是在家停灵期间的最后一次总祭奠。冷荤热炒均可为供,大至成桌的祭席。由家族当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奠酒主祭,孝属和近亲们依次叩首,并搛一箸子鱼肉、菜肴,填往“□食罐”(通常是半尺来高的挂釉瓦瓶,旧时砖瓦铺有售),搛罐过程中,筷子不准放下,最后孝子搛一筷子,即用一苹果将罐口堵上,再由孝子将一个小烙饼或烧饼,转圈咬去四周,放于罐口,然后用红布包好,以花红线扎紧,摆在灵前,以备出殡时让大儿媳妇抱着,也有由老婆或承重孙媳抱着的,下葬时埋在棺材前头。

  嫌罐以后,多将所用筷子折断,全体举哀。至此,全部祭礼结束了,马上撤去“堂罩”,有影者,将影背过去,撤供。棚内所悬挂的花圈、挽联、匾额、祭幛一律摘下,除大棚、月台不动外,余者均行拆除。

  出殡前,还要由杠房的人把棺材前端稍微抬起,孝子将一个铜钱垫在棺下。同时用新笤帚、簸箕,扫扫棺盖上的浮土,倾 于炕席底下,谓之“扫材起棺”(取“捎财起官”之意)。最后,在孝子大喊“爸(妈),躲钉!”声中,全体大声哀号,将棺盖上的楔子钉好。

  2.出  堂

  一般人家出殡多在上午八、九点钟。所谓“辰时发引”。富户大殡则在上午十点左右,所谓“巳时发引”。富户预备酒席者,多于上午八点开席,十点结束。

  出殡前,照例由杠头——打响尺的向本家大爷或提调请示:“什么时刻发引?”丧主即以“辰刻发引”或“巳时发引”对答。杠头应问:哪些花圈须挂在官罩上、前后顺序如何?然后向本家要出“出殡执照”。这时本家和近亲们应主动给杠夫们一些赏钱,谓之“加钱儿”。如本家不再等送殡的亲友,杠夫则马上到门外敲起响尺“叫齐儿”,招呼杠夫到灵堂去“圈活绳”,准备起灵。

  起灵前,有参灵仪式。本家孝属依次跪于灵前的月台上。如是汉人,长子打幡(幡的形式是:上端一彩色荷叶状的云头,谓之“云幡宝盖”,下垂三条白纸或白绸,连在中间一莲花座上,座下为四条白纸或白绸。用一糊着金钩龙凤的白蜡竿子或裹了彩纸的秫秸挑着)。次子抱灵牌(其牌状如小龛,中贴一白纸莲座的牌位,上书亡人名讳)。次子以下的孝属均持白纸剪穗糊成的所谓“哭丧棒”。大儿媳妇或老婆、承重长孙媳抱着□食罐子。满人则全部徒手。孝属跪好后,即请鼓乐参灵,其顺序为:一、官鼓大乐(即门吹儿);二、清音锣鼓(只有汉人用此乐);三、丧鼓锣鼓;四、文场;五、西乐队。

  响器参灵后,杠头即向本家发出“请起”的信号,随之打一声响尺,全体孝属和亲友高声举哀,灵棺即被杠夫们抬出灵堂,谓之“出堂”。

  出堂时,不论丧家门口宽窄,是否有过道,高台阶,杠夫们必须将灵棺四平八稳的抬出来,不允许有一丝一毫倾斜。这时,打幡、抱牌的孝子们照例都面对灵棺,退步而行,注目于全体杠夫。如果有狭窄的过道门,仅能容下灵棺,这时两边在中间的杠夫就必须摘肩,钻到棺材底下用背驮着,谓之“跟趟”,走出过道后,马上恢复上肩抬,在跟趟时两头的杠夫照例是用力将抬杆挑着。如果门内外有高台阶,为保持灵棺的平衡,上台阶时,前边的杠夫必须下肩,用手捧着,下台阶时,则须后边杠夫下肩用手捧着。下肩行话谓之“摘肩”。

  灵棺未出门前,吹鼓手们照例是用两个大号吹着“鸣呼,鸣呼”的声响,等灵棺一出门则一锤大锣,锁呐、云锣、堂鼓齐奏。

  当年富户出大殡时,往往讲究让官罩将门堵上,使灵棺不见阳光。官罩把灵棺接出之后,一直抬到大杠之前,灵棺不落在杠上,而是要求将杠抬起来找灵棺和官罩,行话谓之“底盘找活”。

  3.起 杠

  如果丧居在胡同里,必须用“小请”(俗称小杠)抬到大街上才能换上大杠和大罩。贫户则一直是小杠到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上扫墓
相关文章
微信建馆
扫描上面二微码,免费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