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百万用户的选择!

永远怀念

当前位置: 永远怀念 > 丧葬礼仪 >

毛泽东与殡葬习俗

毛泽东与殡葬习俗:(一) 1919年10月,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病逝。当毛泽东从长沙赶到上屋场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大弟毛泽民告诉他,母亲临终时还在呼唤他的名

(一)
1919年10月,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病逝。当毛泽东从长沙赶到上屋场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大弟毛泽民告诉他,母亲临终时还在呼唤他的名字。毛泽东闻听心似刀绞,泪如泉涌。母亲才53岁啊,不想一场疾病便夺走了她的生命。那几天,毛泽东一直虔诚地守在母亲的灵前,回想起慈母的件件往事,在幽幽的油灯下,和泪写下了一篇情深意切的《祭母文》。此外,毛泽东还作了两副挽联悼念母亲。
一副是: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另一副是: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在亲戚和邻居们的操持下,毛母的灵棺在家停留了4天,按照韶山的风俗用道场超度了亡魂。10月8日晚,毛泽东长跪母亲灵前,含悲诵读了这两副挽联。
追悼会是丧葬习俗中寄托哀思的一种礼仪。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专门讲了红白喜事的辩证法。他说:“中国人民把结婚叫红喜事,死人叫白喜事,合起来红白喜事,我看很有道理。中国人民是懂得辩证法的。结婚可以生小孩,母体分裂出孩子来,是个突变,是个喜事。至于死,老百姓也叫喜事。一方面开追悼会,哭鼻子,要送葬,人之常情;另一方面是喜事,也确实是喜事。你们设想,如果孔夫子还在,也在怀仁堂开会,他两千多岁了,就很不妙。”
毛泽东有一个马夫老侯,跟随他多年。老侯积劳成疾在西柏坡病故后,后事办得很隆重。任弼时主持追悼会,朱德讲话并为老侯送葬。中央其他领导决定,这件事暂不向毛泽东汇报,等他工作不太忙时再向他报告。
一天下午,毛泽东同身边工作人员交谈时得知老侯去世的消息,生气地说:“老侯在我身边工作多年,他病逝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告诉我呢?”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毛泽东说:“再忙也应该告诉我嘛……他家中有老有小,为革命他把一切都献出来了。告诉他家中没有?要通知地方政府给以优待,他家中有困难,要给以帮助。”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安塞县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不幸牺牲。由于张思德是毛泽东等中央主要领导的警卫员,当时担任中央警备团直属警卫队队长的古远兴就直接把这件事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听了很难过,站起来说:“前方打仗死人是没办法的,后方生产劳动死人是不应该的!”他接着问:“这事你向上级报告了吗?”古远兴说:“没有,我想直接报告主席就行了。”毛泽东说:“这不行,你要向你的上级报告。什么时候开追悼会告诉我,我参加。”于是,古远兴立即把张思德牺牲的消息向警备团政治处作了报告。
毛泽东问古远兴:“张思德现在在什么地方?”古远兴说:“还被压在窑里。”毛泽东听了很生气,双手背在身后,说:“要赶快挖出来,要放哨看好。山中狼多,不要被狼吃了。要是被狼吃了,你这个队长就当不成了!”
古远兴原来打算把张思德刨出来就地安葬,毛泽东说:“不行!”并逐一指示说:“一、给张思德的身上洗干净,换上新衣服;二、搞口好棺材;三、要开追悼会,我去讲话。”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警备团为张思德擦洗得干干净净,换上了新衣服,又买了一口好棺材。9月8日,中央警备团和中央机关的部分同志一千多人,在延安枣园操场为张思德举行追悼大会。追悼会上,毛泽东站在一个土墩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高度评价了张思德的一生。
(二)
1950年10月27日,得知任弼时去世的消息,毛泽东十分悲痛。任弼时逝世后的第二天,中央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治丧委员会。这天9时,毛泽东到景山东街任弼时住处亲视入殓,并亲自扶灵前往劳动人民文化宫。1951年7月18日,任弼时遗体安葬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隆重举行。汉白玉墓的正面,镌刻着毛泽东的亲笔题字:任弼时同志之墓。
办完任弼时的丧事后,毛泽东不止一次地对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讲,任弼时同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确实很大,对其进行厚葬是有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但如果我们死后都这样葬,是不是有些浪费了?与我们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不是有些违背了?毛泽东这时已经在开始酝酿,在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应该带头实行一种节俭的丧葬方式。1954年,当毛泽东在杭州看到西湖周围有大大小小许多墓时,不无忧虑地说:死人与活人争地不好。在随后的几年里,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多次倡导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在去世后实行火葬的丧葬方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上扫墓
微信建馆
扫描上面二微码,免费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