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百万用户的选择!

永远怀念

当前位置: 永远怀念 > 丧葬礼仪 >

“送寒衣”和 寒衣节

“送寒衣”和 寒衣节: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其中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向与三月三、清明节、七月中元并称民间四大悼亡节..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其中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向与三月三、清明节、七月中元并称民间四大悼亡节日(四大鬼节),民间叫做“过十月一”。在儒家“孝亲”传统与“灵魂不灭”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支配下,古人由生者推及死者,由阳世推及阴间,认为远在黄泉之下的亡亲,需要在十月添衣过冬,作为亡者亲属,有义务为其置备御寒物品,以示悼念之情。直至近现代,民间仍有在农历十月一日过此节的习俗。寒衣节出现得较晚,宋朝始有记载,但寒衣节的主要风俗——送寒衣,却源远流长。古往今来的“送寒衣”,虽然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地区差异,但 “合乎时令的悼亡”是送寒衣的内核。

  一、先秦及秦朝“送寒衣”:迎合时令,祭祀祖先

  农历十月在古代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月份,十月节始服寒服的礼俗自古相传。《诗经·豳风·七月》的首、次两章均有“九月授衣”之句,《毛传》解为“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1]P59虽然后人对《诗经》里许多句子的注释见仁见智,却对“授衣”的理解极为一致:天气趋凉,赶制寒衣赠良人。当然,认为当时妇女九月(今农历十月)开始裁制冬衣是固定的制度难免有臆测之嫌,但那是自然形成的习俗完全是有可能的。天子在十月也换上了冬装,所谓“是月也,天子始裘”这种十月添加衣服的习俗很早就成为朝廷的节令礼仪,天子执掌着天时,天子通过加上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2]

  冬寒到来,人们在入室加衣避寒的同时,自然会想到自己的亡故的亲人,特别是祖灵。古人视十月为“正阴之月”,在阴气正甚时祭祀亡灵,可谓合乎时宜。《诗经·豳风·七月》最后一句描述:“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在庆祝丰收时,人们用新收的粮食和肉制成美食享用,并以之祭祀祖先。东周时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也就是说农历十月为腊月。《礼记·月令·孟冬》载:“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孔颖达疏说:“腊先祖五祀者,腊,猎也。谓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五祀也。”显见,当时每届秋收完毕,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先祖和祭祀天宗、公社、门闾等活动,希望祖先也衣食无忧。秦代至汉初,农历十月初一成了岁首,秦朝的十月新年在汉朝称为“秦岁首”。即使改历之后采用正月初一为岁首,而十月初一悼亡、祭祖之习俗却流传了下来。东周的腊月也好,秦朝的岁首也好,十月一虽然在不同的历法中被规定为不同的节点,但在人对冬寒的体验基础上产生的“送寒衣”时令文化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后世“寒衣节”也有了节俗依据。

  二、唐朝“送寒衣”:送征衣

  民间传说中,送寒衣始于孟姜女给其夫万里送寒衣,民间将农历十月一日孟姜女送寒衣这一天,称为“寒衣节”。 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十月里鞭蓉十月一,家家户户缝寒衣,人家丈夫把寒衣换,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敦煌藏书也记载了相关小曲,曲中称杞梁为“杞梁”,称其妻为“孟姜女”,说“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长城路,实难行……愿身强健早还归”,孟姜女传说在“夫死哭长城”的基础上添加了“万里送寒衣”。

  其实,送寒衣古已有之。冬天来临之际,给远方征人寄送寒衣,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景观,尤其是战争徭役频发的年代里。因此,此时的送寒衣就主要是送征衣。一个时代的特征不仅体现在民众的话语中,在文人作品中同样可见其缩影。“捣衣”、“征衣”和“寒衣”在唐代闺怨诗和边塞诗中被描摹次数之多,为历代所不及。一是因为唐初实行府兵制,士兵的生活用品,以至行军用具都要自备,负担极重,后来,府兵制虽然逐渐为募兵制所代替,但士兵的被服,还要家中缝制寄送。二是因为唐代的征戍之地主要在气候寒冷的西北、东北边疆。三是因为唐时男子服兵役时间很长,“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综上原因,“寒衣”成了寄托思念的最好媒介。事实上,送寒衣本是为了解除生者的寒冷,但由于沙场无情,他们随时可能尸横疆场,一去不返,但家中亲人却不知晓,依然不远万里寄来征衣,“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唐沈彬《吊边人》),唐代诗人皮日休曾咏叹这种情形: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因此唐代的寄寒衣既是送给生者也是送给死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上扫墓
微信建馆
扫描上面二微码,免费建馆!